近年来,崇义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通过高品质“建”、精细化“养”、多元化“营”,全力用好“四好农村路”+”这把金钥匙,不断激活乡村振兴“毛细血管”,让农业更繁荣、农村更美丽、农民更幸福,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尽显“交通担当”。
高品质“建”。始终把“建好”农村公路摆在突出位置,坚持规划引领,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。以摸清农村公路建设需求为着眼点和立足点,同时坚持乡村振兴的触角延伸到哪里,路就铺到哪里;招商引资项目落在哪里,路就跟到哪里;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在哪里,道路就硬化到哪里,通过县、乡两级齐心合力,全面做好年度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计划安排,有序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。近年来,高质量完成县道升级改造70.581公里、建制村双车道改造116.081公里、农村公路安防工程637.002公里、危桥改造项目54座,实现124个行政村通农村客运班线通达率达100%。
精细化“养”。建立健全农村公路“群众性养护”体系,完善《崇义县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》《崇义县农村公路“路长制”考核办法》,面推行县、乡(镇)、村三级“路长制”工作制度,构建“县道县管、乡道乡管、村道村管”管理体系的同时,结合公益性岗位,建立11名县级监管员、162名道路养护员的护路队伍,要求每周不少于1次上路巡查,定期开展清扫保洁、绿化管护等工作,形成“政府抓路、交通修路、公安治路、林业绿路、乡镇美路、全民护路”的工作格局。
多元化“营”。坚持“路、景、村、业”系统谋划、一体推进,构建“四好农村路”+森林康养、乡村旅游、特色产业”等交通项目库,积极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,如进一步完善路网,将阳明山、上堡梯田、君子谷、齐云山等崇义知名景区景点与沿线小景点串联,在沿线合理设置指示牌、休憩补给驿站、负氧离子检测设备、公共厕所等设施,打造了三条森林康养试点农村路线,不仅提升了路道“人气”,更给群众带来大量“财气”。
如今,四通八达的“四好农村路”像一条条“血管”,唤醒沉睡的村庄,催生乡村的蝶变,为崇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,更串联起乡村振兴的机遇与希望。